“英雄机长”夸奖电影《中国机长》很真实
“英雄机长”夸奖电影《中国机长》很真实
台前幕后
从起飞到风挡玻璃爆裂、脱落,再到从高原飞回成都,安全备降——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生死关头,临危不乱、果断应对、正确处置,他们总共花费了34分钟,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。要如何将这34分钟艺术加工,又能否把这个没有悬念的故事变成一部两个小时左右好看的电影,即将于9月30日上映的《中国机长》,筹备一年来始终面对着这样的难题,甚至可以说是质疑。
电影的每一次点映,几乎赢得满堂的掌声。有普通乘客的感动和感激,有民航空管局局长的骄傲和自豪,还有来自英雄机长原型刘传健的鼓励,他说:“电影不是纪录片,有它的表达方式,但依然拍得很真实,很紧张。看过电影之后能感觉到,导演和演员对我们非常了解,也做了很多功课。”饰演片中机长刘长健的张涵予也并不讳言剧组的努力:“无论是场景还是演员,这次电影拍摄规模前所未有,我们尽最大可能,还原3U8633最真实的一面。”
机舱 一比一
“看到新闻资料的时候就有把它拍成电影的冲动,后来又看了刘传健机长的采访,强烈的敬畏之心,让我想要把这个电影拍出来。”这是一年半前,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的一份初心,但要把这份“初心”变成一部电影,并不容易。首先是时间,去年9月,事件调查有了初步结果,电影的筹备工作正式开始启动,不到一年的准备时间,对导演、对演员、对道具、对特效,对所有人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压力,“题材听起来不错,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没办法拍,因为是个没悬念的故事,全球皆知,不能夸大,只能充分去挖掘英雄机组和中国民航背后的故事。”
为了呈现足够真实震撼的空中危机,导演刘伟强第一时间就去了洛杉矶,把所有做过飞机特效的后期公司都找了一个遍。这其中还包括当初给《萨利机长》做特效的公司,无奈《萨利机长》当时的特效并不多,而且如今距离那部电影问世也过去很多年了,特效技术的发展早已日新月异。所幸,主创最终在本土找到了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,他们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架需要10个月才能做完的一比一大、三段分离的模拟机,“开拍前两个星期,模拟机完全弄好了。后来我们又不断地测试、试验,三段能同步一起完成一个动作,我非常开心,还从来没有电影是这么拍的,从来没有哪个电影里的飞机是能实现整体动作的。”讲起来筹备的艰辛,为电影熬白了头发的导演刘伟强兴奋而自豪。
机组 一对一
这边在“造飞机”,那边演员们没看到剧本就已经投入了训练,民航各有关单位和英雄机组成员也都在全力配合影片的筹备工作。电影里的英雄机组有9名成员,而他们每个人都在现实里对应着一个原型人物。影片从开拍那天起,每一天,每个演员都会跟原型通过微信和视频联系,每一句台词,每一个动作都要跟原型沟通确认,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表演的准确和真实。他们中还有很多人成了朋友,饰演第二机长的杜江就表示,自己从生性阳光开朗的梁鹏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,最让他感动的,是梁鹏把国家给自己的奖金捐出去建了“梁鹏小学”:“希望等到电影上映的时候可以请学校的师生一起去影院看《中国机长》,一起认识一下我们的梁鹏机长!”
袁泉在《中国机长》中饰演乘务长毕男,电影里她在关键时间“挺身而出”,以专业和坚毅给慌乱中的乘客以安心和支持,她的沉着、她的果敢、她的临危不乱让片中敦实的中年男乘客下飞机前握紧她的手说,“你要是个男的,我肯定叫你大哥”。但袁泉昨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说,自己印象最深的便是第一场戏:“那场戏拍我们在乘客登机前进行飞机例行的安全检查。经过川航的培训后,第一次在镜头前要展现自己学到的专业技术,既兴奋又忐忑。”这种忐忑不仅属于她,饰演机长的张涵予昨天也说:“演绎真实英雄人物很困难,每天都很忐忑”。
机长 一等一
不过对于张涵予在片中饰演自己,“英雄机长”刘传健给出了最简单也最有力的回答:“很放心!”
这份放心来自于角色设置上的对应,比如电影用“加上在空军时,这条航线我飞过一百多次”“在部队我是开轰炸机的”两句简练的台词,在灾难发生之前便勾勒出机长多年的空军飞行员的工作经验,与刘传健的个人经历相对应。这份放心也来自于张涵予这一次所奉献的精湛表演,其实驾驶室的物理空间很局促,危险发生之后也并没有留给演员太多台词上发挥的余地,但张涵予饰演的英雄机长没有浪费每一个动作、每一个眼神的表演,还有他始终笔挺的身姿,甚至备降后握手和拥抱的姿态都仍透着职业的威严,都让人愿意相信,哪怕在“机组已经到了人类忍受的极限了”的危急时刻,一等一的机长始终秉持着“我要把119名乘客安全带回地面”的坚定信念,始终怀抱着“敬畏生命、敬畏规章、敬畏责任”的民航精神。